CONTACT US
- 联系:项绍清
- 电话:13774116060
- 手机:13986442790
- 传真:0722-3227161
- 邮箱:3142446212@qq.com
- 网址:www.szzhybz.com
- 地址:湖北省随州市舜井大道305号
全国服务电话:
13774116060
![]() |
|
品 牌:曾侯钟磬
名 称:32件曾侯乙编磬(A型)
材 质: 青铜,响石
规 格: 长226厘米、通高152厘米、宽35厘米
说 明:
随州钟磬也叫古代打击乐器。由石磬编悬于架上,可击奏旋律。常与编钟相配,合奏“金石之声”。青铜错金磬架,由一对圆雕怪兽及其头上插附的立柱为虡,两根圆杆作横梁,呈单面双层结构。兽顶插附的立柱从腰、顶两处与横梁榫接。横梁底等距焊铸铜环,以串钩挂磬。磬架施线条流畅的错金云纹。
随州钟磬是由32块磬系用响石磨成,形若倨句,大小有异,分为两层四组。经复原研究,知其音域跨三个八度,十二半音齐备。音色清脆,特别特色。有铭磬匣3具,彩绘磬槌两件。
石磬简称“磬”,是一种板制体鸣击奏乐器,在中国古代的八音乐器分类法(金、石、土、革、丝、木、匏、竹)中,磬居石类,朱载堉在其《律吕精义》中称作“石音之属”。
石磬的早期记载有《礼记·明堂位》的“叔之离磬”、《世本》的“无句作磬”等神话传说,表明我国远古即有磬的制作使用历史。以之敲击来为舞蹈击节助兴。这一现象被记载在《尚书•益稷》中,即所谓“予击石拊石,百兽率舞”。由于磬在祭祀活动中日渐显出其突出的地位,统治阶级也渐渐地加入这一乐器的研制中,并将这一乐器视为自己身份、地位的象征。历代帝王的追逐,加快了石磬艺术的发展,逐渐出现了编磬。
曾侯乙编磬,于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战国时期曾侯乙墓。是中国古代演奏旋律的打击乐器,32件磬片分别悬挂于由青铜制作的龙首鹤身怪兽磬架之上,多用于宫庭雅乐或盛大祭典。其低音浑厚,高音明澈,音色优美而动听,可以旋宫转调,演奏中外各类乐曲。编磬常与编钟合奏,其音响魅力“近之则钟声洪亮,远之则磬音清脆”相得益彰,被誉为“金声玉振”。
编磬的组成结构是什么呢?
随州钟磬制作公司告诉大曾侯乙编磬是由32块磬系用石灰石或大理石磨成,形若倨句,大小有异,分为两层四组。较大者:鼓博10.8、鼓上边32.4、鼓下边27.5、股博13.5、股上边22.3、股下边21、厚2.68厘米,倨句163度。较小者:鼓搏4.9、鼓上边7.6、鼓下边6、股博5.7、股上边6.6、股下边5、厚1.4厘米,倨句155度。
随州编磬
- 随州编磬的特色是什么呢2016-11-21